APP下载
机会在手,求职信息实时掌握

西安交通大学“非接触可穿戴人体体征智能监护及装备技术团队”2023年招聘博士后

西安交通大学招聘信息 西安交通大学 2023-06-12 23:04:37 人阅读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心脑血管疾病和神经疾病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疾病之一。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和神经疾病的患者人数已经超过3.3亿,占全国人口比重的22%。随着医疗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长期监护和随诊的新机遇也随之而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中央文件明确鼓励医疗机构运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效率。针对心脑血管疾病和神经疾病等慢性病的长期监护和随诊需求,心脑血管疾病的心电-力生理特性、大脑皮层神经非线性动力学、微弱生理信号新型传感技术、边云协同智能诊断算法、小型化穿戴集成和装备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因此,研究面向心脑血管疾病和神经疾病的长期监护和随诊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医疗资源浪费、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医工交叉领域 卡脖子 问题,响应西安交通大学医学交叉博士后队伍建设需要,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李江涛教授联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肖懿慧教授牵头获批 非接触可穿戴人体体征智能监护及装备技术 交叉团队,开展有组织科研。团队主要研究心血管多物理生理活动的产生过程以及时空耦合特性、人体关键电信号采集与信息提取应用、微弱生理信号新型传感技术研发、片上去噪结合云端特征提取融合的云边智能诊断算法研究和小型化穿戴集成和装备技术研究,推动可穿戴式心脑血管健康监护、诊断技术和分布式诊疗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团队现招收博士后,与青年才俊共同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申请人登录西安交通大学招聘网(careers.xjtu.edu.cn)进行填报,申报系统拟定开放时间为2023年5月29日﹣6月11日,系统关闭后本批次招收不再接收申请。 一、招聘条件 具有博士学位(一般在取得博士学位3年内),年龄一般不超过32周岁、具有团队精神和进取意识,恪守师德行为规范、学术道德规范。根据交叉团队建设需要,招收具有工程(电子信息、仪器仪表、测控技术等);生物(生物医电、生物医学工程等);医学(心脑血管等);信息学(人工智能等)等相关背景的申请者。申请人需在相关领域取得明显业绩,具有良好的学术发展潜力。 二、岗位职责 1、积极参与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平台建设; 2、积极与团队成员合作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非接触心梗、早搏等典型病症识别和预警技术;心脑血管的电活动与体表体征信号的映射关系;不同病理状态下心脏电-力耦合运动过程的模拟以及人体体表电-力生理信号的计算;心脑血管数字建模方法及心脑血管信息可视化,开发具备姿势感知功能的可穿戴智能心脑血管健康监护装备,以及基于智能算法的不同场景下边云协同辅助诊疗技术等; 3、承担团队安排的其他工作。 三、待遇 医学交叉博士后分为A、B两类,均实行年薪制,其中A类25万元/年、B类16万元/年。 发放方式如下: (1)A类前两年按20万元/年发放,中期考核合格及以上者后两年薪酬提高至25万元/年,并补发前两年薪酬共计10万元,不合格者降为B类管理。 (2)B类按16万元/年发放,中期考核优秀者可申报A类,由医学部组织专家评审,经教师聘任委员会审核、专班审议入选后,薪酬按25万元/年执行。 以上为基本工资,不含医院绩效奖励。 四、联系方式(来电时请说明是在今日招聘网看到的信息) 电气学院  李江涛:li_jiangtao@xjtu.edu.cn 电话:15114826703 一附院 肖懿慧:sbw_514@163.com 电话:18220824850 五、团队成员介绍 李江涛 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导),电气学院 十四五 学科规划生物电磁学科带头人,IEEE会员、《High Voltage》 科学编辑。曾任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院长助理、分党委委员、科研院科技开发处副处长、校地合作办副主任等职。曾主持参与国家级重点研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面上项目、省部级以及军工项目7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申请专利 30 余项。研究方向包括生物电磁技术及电磁诊疗装备技术、电力设备智能化及数字孪生技术、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电源及调控技术。 肖懿慧 副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省级优秀教师。擅长冠心病、高血压的临床诊治,主要研究方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省部校级科研课题4项,主持省校院级教改项目8项。《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青年编委,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IF=5.1),荣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林伟 教授 林伟,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导,美国匹兹堡大学,日本香川大学高级访问学者,陕西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师学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总干事兼常委,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军队重点课题2项,陕西省基金3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在国内外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专著4部,获国家专利5项,空军高层次科技人才,荣立2次个人三等功。 马文帅 主治医师 马文帅,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心内科在职博士研究生,擅长危重冠心病介入治疗,心律失常治疗,左心耳封堵术、主动脉瓣介入治疗、二尖瓣钳夹术及先天性心脏病,唐都心内科ECMO小组组长,陕西省研究型医学学会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联盟委员,承担省课题一项,参与多项国科金,在国内外发表多篇SCI文章。 刘文博 副教授 刘文博,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获得博士学位。熟练掌握实验设计以及各种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细胞生物学等实验技术,曾获得军队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主持陕西省科技厅面上课题2项,主持军委科技委创新课题一项(均已结题);以第一申请人身份参与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60余项、发明专利2项。以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和并列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收录期刊文章7篇。 曹晖 教授 曹晖,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工业自动化系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2012年入选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14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员。主持/参与国家高科技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防科技创新项目1项、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1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等课题。发表论文近10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EI收录40余篇;申请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排名第四)。 李运甲 教授 李运甲,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导,任IEEE Journal of MEMS编委指委会成员,MEMS专委会主席。博士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微纳米系统实验室,曾任瑞士microGauge技术负责人,长期从事MEMS传感器、执行器与能量采集器及其在医学智能系统中的研究。相关成果在MEMS领域的权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60余篇。 王超 工程师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工程师,主要从事电路及电磁场实验教学,研究方向为数据质量管理,增强数据分析方法,以及数据可解释性与可视化。 徐业银 助理教授 徐业银,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非线性神经电生理研究,人工心脏泵医工交叉动力学,转子动力学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铁路研究所项目等多项课题;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高水平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J Vib Test Syst Dyn 期刊副主编。 赵政 助理教授 赵政,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西安交通大学青年优秀人才A类,西安市科协青年托举人才,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团队成员。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3技术领域基金、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博士后面上基金、国防科工局基础预研等项目。研究方向为生物电磁诊疗装备技术、放电等离子体及其应用。 临床医生
条评论
Alternate Text
Alternate Text 表情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推荐

未经招聘网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工招聘信息及作品 | 招聘网版权所有 2007-2018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2895号

网站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178-14 公司招聘招人好网站,就在招聘网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浙B2-20080178-14

投递简历
    马上投递